義大利有一個很有名的小提琴家帕卡林尼,喜歡自己作曲然後自己演奏,為了彰顯在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上造詣非凡,帕卡林尼寫的曲子都非常難拉。
有一次在他的新曲演奏會中,他獨奏的曲子高音低調轉變很大,演奏到一半時,一根弦突然斷掉了,全場觀眾都在看帕卡林尼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,他調整了剩下的三根弦,又開始演奏,而且音質還是優美無瑕,聽眾都很佩服他的表現。
可是很不幸地一根弦又斷了,聽眾開始議論紛紛,認為帕卡林尼這次把曲子寫的太難了,如果這時他決定不繼續演奏,大多數的觀眾都會原諒他,但他還是從容不迫地調整了一下弦,又開始演奏。
當演奏快結束時,令人難以致信的事情卻發生了─他又拉斷了一根弦!這時如果他停止演奏,全場的觀眾都會原諒他,帕卡林尼停頓了一下,就用最後一根弦把曲子拉完,拿起小提琴叫道:一根弦的帕卡林尼〈One string and Pacalini〉!
這個故事後來成為義大利小學生必讀的歷史故事,以後的小提琴家在演奏這首曲子時,也會故意在帕卡林尼把弦拉斷的章節,把弦扯斷,直到最後只剩一根弦來作結束。
我想起十五歲在紐約教堂裡彈琴的種種,那台鋼琴因為老舊又不擅保養,所以毛病非常的多:腳踏板和琴鍵不會自動彈起,非要用手動方式扳起......總之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的“器”在那時是破舊的可憐。但我也從來沒有忘記,我就是用它讓教堂裡的修女、神父和老師發現我這方面的專長,而漸漸不再是師生眼中「來自小國沒特色」的外籍學生。
人生其實也是一樣。當你的環境無法為你創造優渥的先天條件時,你手上僅有的工具卻又短少破舊可能無法迎向成功的道路,倘若你能夠善用它贏得勝利,達到自己的目標,你就已經突破極限超越成功了。
當弦一根一根的斷裂,如果只是沮喪和頹廢,那麼弦還未斷完,你的意念就已完結了你自己。把握住最後的機會,就算斷了弦,仍用剩下的弦完成曲子,你將可以用那僅剩的一根弦,奏出屬於自己的凱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